高盛下调中国2011年和2012年GDP预期
隨著公募基金四季報近期披露完畢,券商資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重倉股座次、持倉變化情況也隨之浮出水麵。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在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持倉排名中,貴州茅台、東方財富和寧德時代位居持有市值前三位;在持股數量變動方麵,盛屯礦業、三峽能源和興業證券等個股被券商資管大力增持。
從後市研判來看,多位基金經理同時看好低估值行業的修複空間,並預計2022年一季度市場仍將維持震蕩狀態,結構性機會仍將是獲取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貴州茅台成為頭號重倉股
根據Wind統計,2021年四季度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持股市值排名前10名的分別為貴州茅台、東方財富、寧德時代、吉利汽車、隆基股份、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中航光電、小米集團-W和歌爾股份。具體來看,持倉行業涉及日常消費、金融、工業、可選消費、信息技術等多個板塊,貴州茅台和東方財富的持股總市值超過20億元。
四季度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持倉市值表現 ⠦𘦓來源:Wind
在持股市值前10名的個股當中,招商銀行和小米集團-W在四季度券商資管持股數量增幅較為顯著,分別受到1009.92萬股和2256.52萬股的增持。此外,貴州茅台四季度共受到13家券商管理的28隻產品的共同持有。
從行情走勢來看,重倉個股四季度市場表現呈現分化。其中,歌爾股份、中航光電、貴州茅台、寧德時代四季度漲幅靠前,分別上漲為25.25%、22.57%、12.02%和11.84%;相比之下,小米集團-W和平安銀行等個股表現欠佳、四季度分別下跌11.48%和8.09%。
盛屯礦業、三峽能源獲得大幅增持
回顧四季度,哪些個股獲得了公募化改造產品的大幅度增持?
Wind數據顯示,在四季度券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中,盛屯礦業新增持股數量位居前列。其中,“中信證券卓越成長兩年持有A”投向該公司合計5678.86萬股,持股市值為6.09億元。
與此同時,該產品還對特步國際、賽輪輪胎和小米集團-W進行增持,四季度累計持股數量分別為2867.50萬股、2410.65萬股和4284.00萬股,持倉市值分別為3.05億元、3.57億元和6.61億元。今年四季度,特步國際股價累計上漲19.27%,賽輪輪胎股價累計上漲29.06% 。
“中信證券紅利價值一年持有A”四季度投向三峽能源和華測檢測分別為5081.47萬股和1778.57萬股,持倉市值為3.82億元和4.78億元。今年四季度,三峽能源和華測檢測股價累計上漲2.47%和6.00%。
四季度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新增持股表現⠠⠦𘦓來源:Wind
廣發資管旗下公募改造產品“廣發資管平衡精選一年持有A”投向百隆東方1910.07萬股,持倉市值為1.13億元;投向郵儲銀行1242.80萬股,持倉市值為0.56億元。百隆東方和郵儲銀行四季度分別上漲8.87%和1.67%。
“廣發資管乾利一年持有A”投向百隆東方971.23萬股,持倉市值0.57億元;“廣發資管消費精選”產品投向小米集團-W 171.26萬股,持倉市值0.26億元。
此外,“國君資管君得鑫兩年持有A”四季度分別投向興業證券和新奧股份3033.58萬股和1315.21萬股,持倉市值為3.00億元和2.41億元;海通資管方麵,“海通核心優勢A”四季度投向小米集團-W 207.51萬股,持倉市值為0.32億元。
係統性風險概率較低
積極尋找結構性機會
2021年四季度,市場再次步入調整期,不同行業間再次出現景氣度和估值的高低切換。對於後市的行情表現和投資方向,各產品的基金經理也在最新披露的季度報告中給出了投資研判。
“中信證券卓越成長兩年持有A”基金經理張曉亮表示,展望2022年,股票市場係統性機會與風險都不大,更多還是結構性的機會。行業方麵,食品飲料、家電、建材等行業,估值合理偏低,但受製於內需較弱,很難有係統性行情;新能源行業樂觀預期已經較充分,也很難有超預期的表現,更加關注銅鈷鎳等上遊資源型公司;相對而言,軍工、消費電子的成長性與估值更有吸引力。
張曉亮認為,出口拉動製造業景氣的同時,也要關注出口高增長的持續性,需要尋找其中更具持續性的出口增長。零售銀行、互聯網、醫藥醫療、軟件服務等長期潛力較大的領域,當前有一些優質標的估值較低,也會是配置的重點方向。
“總體上,在A股的選股將在大中小市值上無偏見,在上中下遊上無偏見,傳統與新興行業無偏見,堅持GARP策略選股,尋找具備高性價比的標的,進行中長線布局。港股整體估值底部,精選優質且明顯低估的標的,逐步開始增加配置。”張曉亮說道。
“國君資管君得鑫兩年持有A”基金經理劉強表示,展望2022年一季度,市場預計仍是區間震蕩行情,要有逆向思維、逆向操作。對於受益於穩增長相關的板塊,需要積極尋找個股進行配置,包括基建/地產產業鏈、可選消費(家電、家居等)等,兼顧行業的beta彈性與個股的alpha。
劉強認為,對於可以穿越周期的優質成長股繼續保持樂觀、如果回調會選擇加倉。積極尋找與經濟關聯度弱的成長股,行業不僅僅局限於軍工、新能源等之前表現亮眼的板塊,還可以繼續擴散到之前漲幅低的計算機、傳媒等,更多通過自下而上去挖掘估值與業績匹配、具備性價比的個股。此外,隨著新冠特效藥的加速推出、疫情擔憂逐步消除,可關注相關受益的投資機會,包括航空、機場、餐飲、旅遊等,可以基於中長期的維度進行布局,如果個股的安全邊際與預期回報率都比較合適,可以考慮提前介入、用時間換空間。
編輯:朱⠠⠨
校對:孫潔華
圖編:周⠠⠦
製作:單淩鶴
責編:邵子怡
⠠⠠⠠⠠⠩襸
監製:浦泓毅
簽發:潘林青
@崇明返鄉人,歸心似箭也要注意安全
-40℃極寒考驗!年產5000台!全球最大功率“容和一號”鐵-鉻液流電池首條量產線建成投產!
機構布局忙不停,最炫“國潮風”虎年越刮越猛
劃重點!2022年,中醫藥行業要幹這些事
“十四五”醫藥工業利潤總額年均增速8%以上,最強增長點在這裏!
爆笑│記住這些經濟數據,春節聊天太炸場!
注意,春節期間進返京政策來了!
版權聲明
上海證券報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權利,未經書麵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摘編、鏈接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微信熱線:王老師 021-38967805;版權合作:範老師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點一下!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