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喜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林嘉喜,國金投資顧問公司CEO。2001年大學畢業的億萬富翁。2001年從東南大學的土木工程係畢業,國金是他畢業前成立的公司。,

人物簡介

  國金投資的CEO,2001年從東南大學的土木工程係畢業,國金是他畢業前成立的公司。2003年1月從操作將中國第二大手機短信遊戲公司廣州訊龍以2080萬美元賣給新浪至今,他們在融資與並購的財務顧問領域已經成功完成50多宗案例,涉及的交易金額達到了10億美元。

創業故事

湊起10萬元闖天下⠂ ⠀

  林嘉喜是學投資的,但是他沒有遵循一般傳統的畢業生路線,找一個好單位了事。他和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湊了10萬元,開了南京國金投資顧問公司。該公司從事的業務很專業,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並購顧問"和"上市策劃"。⠂ ⠠

  然而,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由於缺乏足夠的人脈關係,國金投資一開始走的異常艱難,業務也很少。⠂ 

  有一次,記者到該公司所在的華聯商廈看他時,發現公司隻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而且從談話中也能明顯感受到,不是很如意。他穿著一件普通的西裝,但是腳下卻是一雙帶泥的球鞋。⠂ ⠠

林嘉喜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回顧當時的日子,林嘉喜告訴《招財》記者,當時其實很苦,但是卻不好對朋友說。談起這段曆史,他覺得最初的三年,其實都是熬過來的。在2001年的時候,他公司的帳上就隻剩下一千元,而且半年的房租還沒有交。

  怎麽辦?創業的激情,當時對他來說,似乎隻剩下一杯苦澀的咖啡,難咽無比。

經營收入超過2億美金

  是放棄還是繼續,當時這個問題,困擾著林嘉喜。⠂ ⠠

  可能是骨子裏的那份韌勁支撐著他,他和他的團隊咬牙堅持下來了。⠂ ⠠

  另一方麵,由於電信增值並購業務的增加,行業好轉,他的公司才慢慢好起來了。如今,他也感歎,要是行業晚幾年起來的話,被拖死也不一定。⠂ ⠠

  談到公司的業務,讓林嘉喜最難忘的是兩件事,一是擔任廣州市訊龍科技有限公司並購顧問及融資顧問, 2002年初使它北京星潮在線文化有限公司合並為MemeStar Inc. 並於2003年初以2080萬美金的價格全部售予新浪。第二件事是擔任網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公司(福州)並購顧問和融資顧問。該公司作為中國第一大網絡遊戲研發公司之一,擁有亞洲最大的遊戲門戶(17173.com) 。最終於2003年末以2050萬美金現金價格售予搜狐。⠂ 

  在做了這兩個有影響力的樣板工程後,公司的業務打開了局麵。林嘉喜告訴《招財》記者,去年公司的業務已經超過2億美金,今年前五個月,業績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他估計,有望達到4億美金。⠂ ⠠

  據悉,該公司已經成為國內電信增值業務財務顧問的第一名,占據市場70%以上的份額。⠂ ⠠

  談到創業的成功的關鍵,林嘉喜認為,看準目標,永不言棄,非常重要。

國金投資

⠀⠀⠀⠀ 國金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國金顧問” )專注於為企業提供一流的並購顧問和投融資顧問服務。公司創立於2001年初,由多位投資專家和投資銀行家聯合發起成立。

⠣€€國金顧問秉持一切以客戶利益為重的原則,將客戶視為長期的合作夥伴,專注於協助客戶實現其長期發展的策略和業務目標。堅信用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銳意進取,開拓創新,高效務實,致力於為中國互聯網和無線增值企業提供最優質的金融顧問服務。目前國金顧問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新媒體領域最大的財務顧問公司。

騰訊采訪

林嘉喜:移動互聯網廣告潛力遠超PC互聯網

4月28日消息:國金投資顧問有限公司CEO林嘉喜今日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可以預見的是移動互聯網的廣告市場在未來將遠遠大於現在的PC互聯網。

林嘉喜指出,對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李寧等公司來說,他們在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的預算是逐漸增加,在三年內這一預算會占到他們整個廣告預算的20-30%。

他還透露了一組數據,在2006-2008年之間,有數家從事移動互聯網廣告的平台型公司或者技術性公司,被微軟、穀歌以十幾、二十幾美元的價格收購,也表明傳統互聯網巨頭對於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的鍾愛,預見到用戶從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移的趨勢。

4月27日,由GWC長城會主辦的亞洲最頂級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大會――第三屆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2011)今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次大會主題為“新機遇、新挑戰、新領袖”,大會匯集了逾2000多名行業高端精英和1500多名移動應用開發者,彼此分享最佳實踐、創新經驗、共同推動移動產業向前發展。

騰訊科技作為本次大會的官方指定戰略合作夥伴、騰訊微博作為大會官方指定直播微博,對本次大會進行全程的圖文、微博直播和采訪。

以下為騰訊科技專訪國金投資顧問有限公司CEO林嘉喜的文字實錄:

騰訊科技:各位騰訊網友大家好,這裏是2011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現場,歡迎關注騰訊直播間。今天上午我們有幸請到了國金投資有限公司的CEO林嘉喜,請林總跟大家打聲招呼。

林嘉喜:各位朋友大家好。

騰訊科技:我們知道林總在投資屆是特別資深的名人,首先想讓林總分享一下無線這麽火,林總關注些什麽?

林嘉喜:跟大家說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今天4月28號是我們公司成立10周年,今天是我們公司十歲生日。最近,我看的比較多的是,在移動互聯網方向,有三個板塊。第一大板塊是基於通訊錄的各種應用,類似KIK,類似tobox,像小米科技那樣的,還有一些基於遊戲的社交網絡。第二個板塊是移動遊戲,第三個方麵是移動廣告。包括移動廣告方麵,我們去年三月份拿了最大一筆超過一億美金的戰略投資。

騰訊科技:談到廣告許多智機的您看這個行業,這塊的空間有多大?

林嘉喜:我們看空間,可以看到在國外像AdMob,7.5億美金在2009年被穀歌收購。另外我們還看到IAD,一億多美金,被蘋果收購了。咱們能看到的這隻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裏麵,大概在兩年前的現行者。但是我們可以在倒過去,把畫麵倒過去三四年以前,大概在2006年到2008年之間,有數家公司以十幾億,二十幾億美元的價格被微軟、穀歌收購,這些互聯網的廣告平台公司跟技術公司,他們都是幾十億美元的價格被這幾家巨頭收購,以後用戶將會從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移。我們可以預見到移動互聯網的廣告市場會遠遠大於現在所謂的PC互聯網廣告市場,潛力是巨大的。

騰訊科技:林總,您聊到整個移動廣告方麵潛力巨大。我們也知道PC互聯網上麵廣告模式就幾種,您看一下手機這端終端方麵,網絡方麵不同,整個盈利模式上,長線模式上與移動互聯網有什麽新特點嗎?

林嘉喜:移動廣告分幾個階段。按效果付費,典型的CPA、CPS,第二個階段就是CPC,AdMob按CPC,再下一個階段就是增加到品牌廣告。包括CDM,所以大家會發現它是一步一步增加廣告類型,你會發現她們根PC互聯網一樣。

騰訊科技:談到移動廣告這方麵,我們看到國外企業,穀歌、蘋果在收購、推廣,在這個時候,比如說假設某一天,他們進來了,國內的空間有多大?

林嘉喜:他們進來了除非通過收購,否則他們還是因為是這樣,廣告方麵,預算分的。中國預算是中國部門管,本土的預算比如美國的預算是另外一個部門管,他們的協同性被割裂,隻不過他們有所謂的國際品牌。但是這個廣告主越來越看中互聯網裏麵的廣告效果。他們到中國來除了媒體品牌方麵有一定的優勢以外,其他都是從零開始的。

剛才我說移動廣告裏麵需要補充一點,移動互聯網比PC互聯網多了一個東西,根據位置有關的廣告。

騰訊科技:林總您的觀點很精彩,跟移動相關,移動起來,你的價值撲麵而來。廣告這方麵,之前幾年,移動廣告方麵的發展,更多處於圈內的互推,廣告主的變化。這兩年智能機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到來,廣告主方麵的變化有哪些呢?

林嘉喜:我覺得原來在智能機的普及率很低的情況下,按效果付費。不見兔子不撒鷹,現在我想在智能機普及的情況下,還是我說的,多了一個CPC,按點擊付費,多了一些品牌廣告。

騰訊科技:品牌廣告大概是什麽階段。大家都知道移動廣告以前賺圈內錢,我們可以全方位賺圈外的錢,這個階段什麽時候到來?

林嘉喜:我提醒大家,這塊我們看到有一些公司,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李寧,在移動廣告的預算逐漸增加。我們可以預見到的是一個大概三年左右的時間,他們的預算會占到他們的百分之二三十左右。

騰訊科技:請教一下林總手機遊戲方麵,您看中三大方麵,有一個就是手機遊戲。前段子業內論壇,業內人士他們在聊,做3D引擎,做功能性手機更賺錢,您怎麽看?

林嘉喜:是這樣的,關於手機遊戲,現在的情況是這樣,目前規模上跑在前麵的是非智能機裏麵做手機遊戲,或者叫手機應用商城的公司。典型的像斯凱的一部分。另外一個方麵,還有一個流派的公司,他們比較專注把版權內容兼入到中國移動(微博),中國聯通(微博)遊戲基地。第三個流派的公司是隨著智能機占總的手機份額的大潮下,他們也跟著水漲船高。

在這個市場裏麵,我們看到兩個類型的公司,一個是直接做智能手機的單機遊戲和聯網遊戲,另外一個是我們看到一個特別有亮點的方向,大家在做遊戲的社區,還有一部分做遊戲的社交網絡。

騰訊科技:林總,這兩年這個行業非常火,在你的觀察中,這個行業處於什麽階段,是處於爆發期的前夜還是處於一個波峰?

林嘉喜:我想這麽說,智能手機我可能說的智能手機比較狹義。就是Android的手機跟IOS的手機,他們在排山倒海地擠占每年新增手機銷量的份額。在今年,他們有可能占到新銷量手機的30%-50%。尤其像華為跟中興,推出一千元的智能手機。實際上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用戶在上網時間的份額,從PC往智能手機遷移,隨著這個大遷移,我們移動互聯網將迎來一波高峰,一波很大的爬坡。

騰訊科技:林總隨著智能機它是基礎,你的觀察中接觸的行業麵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麽?如果有變化的話是哪些要素起作用?

林嘉喜:最大的變化是,兄弟們現在是智能機的時代,智能機的時代是真正意義上的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以後不要再提移動互聯網還是互聯網,實際上是一樣包括整個投資界,資本界是一模一樣的看法。甚至比PC的互聯網要有更大的潛力,和更大的爆發力。所以大家對這個方麵有信心,要把觀念轉變過來。現在革命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

騰訊科技:林總的觀點非常精彩,今天是國金投資的十周年,我們祝福國金投資生日快樂,這十年的曆程當中咱們做了很多很精彩的案例,打動您掏錢的重要要素是什麽?

林嘉喜:打動我花時間跟他們成就夢想主要的要素是,幾個方麵,第一他們所做事情的方向。這個方向是符合整個大潮的,因為我們做事還是要順勢而為。第二個方麵,在最近我們總結了過去的一些投資或者是做顧問的經驗。我們也統一了我們的價值觀,我們認為他們的價值觀跟我們一樣,我們就做。打動我的第二個因素是價值觀的統一,我們是一致的。第三我們對他現階段的生意模式比較容易切入這個方向的。第四,我們主要是看它的團隊是不是真誠,是不是開放。他們適不適合這樣的生意,這四大點構成我們對他的認可,也隻有符合這四點,我們才會4跟他們一起往前走。並且能夠從側麵在背後協助他們實現夢想。

騰訊科技:國金投資是業內非常經典的品牌,外界對國金投資整個團隊還不是很了解,大家知道團隊很棒,做了很多案例。你能不能介紹我們的團隊是什麽樣子?

林嘉喜:實際上過去的一個階段裏麵,我們完成了超過一百個投資、並購融資、重組,但是實際上我們公司隻有十幾個人。在上一個階段,我們是以集中優勢兵力打好我們有把握的局部戰爭的風格。但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我們認為,我們也叫它下一個十年的階段,包括最近有很多很強的合夥人的加盟。第二階段編製相當於把它給結構搭好了之後,大家會看到我們擴到三十多人,五十多人、一百人,我們全麵進入新媒體裏麵的各個領域,我們會提供很多各種各樣的服務。投資、融資、並購、重組,IPO的管理。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麵能夠跟大家一起去做一些事情,一起成就我們的夢想。

騰訊科技:感謝林總的精彩分享,我們祝福國金投資在下個十年,二十年,一百年都能看見國金投資活躍的身影,謝謝。

林嘉喜:謝謝大家。

IT界背後的神秘造富手林嘉喜

每年一次的胡潤IT富豪排行榜上,往往都是公眾耳熟能詳的IT精英。然而,在這個排行榜視野之外,IT界還存在著另外一個財富群――創業家,他們將公司做到一定規模,轉手就以幾倍、幾十倍的溢價賣出去,從而實現財富的急速增值;在這個買賣過程中,還有另外一個最關鍵的造富環節――並購顧問。

  並購顧問:做的就是優化配置資源

  2005年,中國無線增值服務業並購交易總額的80%由一家公司包攬,這家公司就是國金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金投資)。成立於2001年7月的國金投資,其實一直到當年年底都在尋找方向,在初步挑選的兩個行業――數字娛樂和生物醫藥中,國金投資最終決定把精力集中到數字娛樂上。

  名不見經傳的國金投資為了確立在業界的地位,前三年時間裏集中精力做了兩個樣板工程:一個是將廣州訊龍賣給新浪,另外一個是將17173網站賣給搜狐。國金投資認為這兩個並購案例分別是移動增值和互聯網領域的兩個並購樣板工程,借此,他們切入了IT並購業,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國金投資選擇並購顧問服務作為主營業務,同時兼做融資顧問。作為一家提取成功交易傭金的公司,融資的低成功率決定了其將重心放在成功率更高的並購業務上。

  林嘉喜對兩種業務的看法是,融資顧問易進難做,而並購顧問難進易做。並購顧問需要累積大量的交易記錄,累積交易信譽,同時團隊要積累對所操盤行業的理解,因此門檻很高,但是一旦進入,就能夠發展很快。

  現在,林嘉喜自信國金投資在移動增值服務業並購上沒有誰比他們做得更好。“我們是做整個行業的資源優化配置,第一、第二名的公司上市了,理論上我們可以把第三到三十名的公司都運作掉。”他坦言,實際上互聯網核心資產都上市了,在並購中賣掉的是上市無望的公司,“在好的時機以較高的價錢將公司賣給願意接手的人,我們做的是資源優化配置。”林嘉喜坦言。

  並購是IT市場的晴雨表

  移動增值服務業的並購從2003年開始升溫,2004年和2005年進入高速發展期,一直到今年年中,並購數量都在不停地增長。林嘉喜分析,下半年由於SP行業大政策的調整和整頓,整個國際市場的買家都在觀望,他們都在思考這輪政策對那些目標公司的影響,如果這些公司在這種政策下依然能夠健康成長或穩定發展,那麽到了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年初,並購熱潮還會繼續。

  由於SP行業的並購暫時處於低穀,國金投資的目光開始投向互聯網和新媒體領域。

  林嘉喜表示,互聯網已經成為國金投資的重點,比如IT、汽車、房地產等垂直網站,還有互聯網廣告方麵的公司,“最近在互聯網垂直領域我們會有一些動作。”但他透露,博客、播客等Web2.0網站在國內的並購時機還未到來。“我們在等待時機。”林嘉喜說。

  對國金投資來說,時機還未到來即意味著還沒有很多買家,或者買家還在觀望狀態。“因此,我們也在觀望,我們在等待買家的動作。”但他強調,Web2.0目前沒有大的並購案子完成,不代表沒有人關注,“其實關注的人挺多,到明年年初大概會看到一些並購動作。”

  林嘉喜不諱言,並購顧問公司和買家的互動,對互聯網的並購方向有一定的引導性。他認為,任何公司都要定戰略,如果買方認同顧問公司提供的戰略分析,那麽顧問公司的賣方客戶就會不斷成為被收購對象。“我們的買方客戶都有大的戰略,第一步該幹什麽,第二步要幹什麽,而我們的賣方客戶有可能就是這些戰略中某一步上的模塊。買方戰略中,在某一步上不願或不能自己做,就會買下一家合適的公司。”

  國金顧問拜訪一些在中國有收購意向的國外公司時,會和對方探討中國戰略,由於其國內最大新媒體投資顧問的身份,國外公司也樂得聽聽他們的意見。因此,一個買家通過國金顧問多次進行並購的例子也就不足為奇。

  

公司簡介

  林嘉喜,國金投資顧問公司CEO。

  一、公司概況:

  國金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國金顧問” )專注於為企業提供一流的並購顧問和投融資顧問服務。公司創立於2001年初,由多位投資專家和投資銀行家聯合發起成立。

  國金顧問是:

  ――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業委員會團體會員;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增值服務專業委員會團體會員;

  ――中國互聯網協會團體會員;

  ――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團體會員;

  ――深圳市管理谘詢行業協會團體會員;

  ――江蘇省創業投資協會的理事會員;

  ――江蘇省管理谘詢協會的創始會員;

  國金顧問秉持一切以客戶利益為重的原則,將客戶視為長期的合作夥伴,專注於協助客戶實現其長期發展的策略和業務目標。堅信用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銳意進取,開拓創新,高效務實,致力於為中國互聯網和無線增值企業提供最優質的金融顧問服務。目前國金顧問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新媒體領域最大的財務顧問公司。

  國金顧問由20多名投資銀行業的專業人士組成,對融資和並購等投資銀行業務有廣泛而深入的專業知識。截至目前,國金顧問在融資和並購顧問領域已經成功完成50多宗案例,交易總價值達10億美元。2005年國金顧問完成的交易占中國無線增值服務業並購顧問交易總額的80%。

  國金顧問的總部設在深圳,並在北京、上海和南京設有辦事處。

  二、主要業務:

  並購顧問服務:對有意向進行內部資產重組、企業購買、企業兼並及股權轉讓、公司合並與分立的企業,參與篩選和選擇並購對象,提供操作方案及谘詢服務,並協助企業完成方案的實施。

  融資顧問服務:擔任企業引進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的融資顧問。為企業書寫商業計劃書,對企業進行價值評估,對管理團隊、技術水平、市場前景、財務狀況等進行詳盡地分析。進行收入預測,對目標企業進行未來3-5年的投資價值分析。對企業的市場規模、風險對策、退出計劃進行認真評估。

  2010年4月3日, 同花順(300033)用680萬元收購浙江國金投資谘詢有限公司。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程欣
上一篇:沈陽地鐵九號線(沈陽地鐵九號線線路圖及站點)
下一篇:A股穩定發展既需長錢也要短錢